台灣與日本有數座同名車站,其中東京重要節點池袋旁的板橋,正是其中之一。但台灣的板橋是新北市府所在地,日本這座僅是個通勤小站。
本篇拍攝日期:15/06/26(另外註明者除外)
同日更多照片:1506東京行-Day 2
板橋與山手線
板橋駅位於埼京線,這是連結埼玉與東京十分重要的通勤鐵路。埼京線同時與川越線和りんかい線互通,旅客可快速移動至お台場。
但「埼京線」僅是方便旅客辨識的營運模式名,實際由東北本線支線(大宮ー赤羽)、赤羽線(赤羽-池袋)、山手線(池袋-大崎)串連而成。板橋駅即屬赤羽線內。山手線也是同樣狀況,狹義的山手線只有品川-田端,也就是西側這段,其他區間則屬東海道本線與東北本線。
板橋駅與山手線有段很深的淵源。1885年,山手線的前身品川線(品川-赤羽)通車,由鋪設東北本線的私鐵日本鐵道營運,本站亦同時啟用。1901年品川線正式更名山手線、1903年池袋-田端通車,池袋由號誌站升格為車站。
1906年日本鐵道國有化,1919年開行中野-東京-品川-池袋-上野的「の」字路線,並於1925年成為現今大家熟悉的環狀鐵路。但就正式名稱上,池袋-田端仍是山手線支線,反而赤羽-池袋才是主線。
1985年大宮-赤羽「通勤新線」啟用,列車直通赤羽線與山手線成為埼京線,我想某方面來說也算元祖山手線的回歸吧!
台日同名車站淵源
台日同名車站頗多,名稱來源包括原地名念法套上日語漢字,如艋舺(Bangka、Báng-kah)→萬華 、 打狗(Takau、Táⁿ-káu)→高雄 ; 日本移民村的日式地名,如豐田 ; 單純表示車站地位,如追分=路線分歧站。彰化田中比較有趣,原名是「田中央」,日本時代改為日本常見姓氏「田中」,但乍看之下根本沒變。
至於板橋屬於何者?板橋原名「枋橋(Pang-kiô)」,1920年改為「板橋」,以訓讀「いたばし」稱之。網路上有一說是「枋橋」與「望鄉」同音,為避免日本人思鄉知情而改稱「板橋」。
以日語音讀來說,分別是「枋橋(ほうきょう)」、「望鄉(ぼうきょう)」、「板橋(はんきょう・ばんきょう)」。若對照河洛語讀音Pang-kiô,反而板橋是最接近的。因此我猜測只是為接近原始讀音,才將「枋」改為「板」。但一方面,日本時代不是採音讀而是訓讀,若是為保留原始讀音,似乎又有些矛盾。
有趣的是,中華民國政府來台後進行「去日本化」措施,但萬華、高雄等地名卻沒變更。直接套用中文念法的結果,反而比日本時代更不像原始發音。
步入板橋駅
這天沒特別行程又睡太晚,心血來潮跑去大宮拍新幹線。即便隔天就要造訪鉄道博物館,依照我的參觀習慣一定沒時間拍車,倒不如這天先去。由於這幾天在池袋落腳,埼京線自然是最佳選擇。
跟岡山駅一樣,身旁朋友常拿台日同名車站開玩笑。例如有朋友家住板橋,我們總搞不清楚他到的是新北市還是東京都?(笑)
來到池袋駅,難以想像這裡曾是個農村,甚至品川線通車時尚未設站,換言之板橋駅的歷史比池袋駅還悠久。池袋駅是眾多路線交叉的要衝,但距離不到2公里外的板橋駅卻是單純的通勤車站,離最近的地下鐵站約300公尺。
來到板橋站,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車票卻找不到月台...... 因為是台灣高鐵的車票。這種宅宅趣味沒想到也能引起他人共鳴。
板橋站僅有一座島式月台,必須穿過地下道進出站。這次我僅造訪板橋口,外表並不怎麼起眼,與台灣的雙子星大樓可說天壤之別。
站場有數條股道,應是1996年貨車停駛前留下的。池袋方向有個彎道,若帶長鏡頭拍起來效果不錯,但埼京線主力E233系電車的LED顯示幕十分難拍,十分可惜。
在板橋駅停留不久,並無太多可分享之處。各停列車進站,我繼續往北前進。
====
9個月後,也就是今年3月3日,我又在台灣玩同一招。就如前面所述,「追分」代表路線分歧處,日本至今亦有許多「追分駅」。我帶著日本友人送的追分駅車票,跑去台中大肚的追分站拍照。
(以下照片於2016/03/03拍攝)
ほんとにありがたいんだ。今度台湾の追分駅の切符を日本の追分駅に持って行こうと思う。
本篇拍攝日期:15/06/26(另外註明者除外)
同日更多照片:1506東京行-Day 2
板橋與山手線
板橋駅位於埼京線,這是連結埼玉與東京十分重要的通勤鐵路。埼京線同時與川越線和りんかい線互通,旅客可快速移動至お台場。
但「埼京線」僅是方便旅客辨識的營運模式名,實際由東北本線支線(大宮ー赤羽)、赤羽線(赤羽-池袋)、山手線(池袋-大崎)串連而成。板橋駅即屬赤羽線內。山手線也是同樣狀況,狹義的山手線只有品川-田端,也就是西側這段,其他區間則屬東海道本線與東北本線。
板橋駅與山手線有段很深的淵源。1885年,山手線的前身品川線(品川-赤羽)通車,由鋪設東北本線的私鐵日本鐵道營運,本站亦同時啟用。1901年品川線正式更名山手線、1903年池袋-田端通車,池袋由號誌站升格為車站。
1906年日本鐵道國有化,1919年開行中野-東京-品川-池袋-上野的「の」字路線,並於1925年成為現今大家熟悉的環狀鐵路。但就正式名稱上,池袋-田端仍是山手線支線,反而赤羽-池袋才是主線。
山手線週邊鐵路演變圖。
作者:user:Mixture、出處:Wikipedia、本圖授權:CC BY 3.0
1972年,環狀區間的池袋-田端扶正為主線,赤羽-池袋這段創始元老被獨立為赤羽線至今。作者:user:Mixture、出處:Wikipedia、本圖授權:CC BY 3.0
1985年大宮-赤羽「通勤新線」啟用,列車直通赤羽線與山手線成為埼京線,我想某方面來說也算元祖山手線的回歸吧!
台日同名車站淵源
台日同名車站頗多,名稱來源包括原地名念法套上日語漢字,如艋舺(Bangka、Báng-kah)→萬華 、 打狗(Takau、Táⁿ-káu)→高雄 ; 日本移民村的日式地名,如豐田 ; 單純表示車站地位,如追分=路線分歧站。彰化田中比較有趣,原名是「田中央」,日本時代改為日本常見姓氏「田中」,但乍看之下根本沒變。
至於板橋屬於何者?板橋原名「枋橋(Pang-kiô)」,1920年改為「板橋」,以訓讀「いたばし」稱之。網路上有一說是「枋橋」與「望鄉」同音,為避免日本人思鄉知情而改稱「板橋」。
以日語音讀來說,分別是「枋橋(ほうきょう)」、「望鄉(ぼうきょう)」、「板橋(はんきょう・ばんきょう)」。若對照河洛語讀音Pang-kiô,反而板橋是最接近的。因此我猜測只是為接近原始讀音,才將「枋」改為「板」。但一方面,日本時代不是採音讀而是訓讀,若是為保留原始讀音,似乎又有些矛盾。
有趣的是,中華民國政府來台後進行「去日本化」措施,但萬華、高雄等地名卻沒變更。直接套用中文念法的結果,反而比日本時代更不像原始發音。
步入板橋駅
這天沒特別行程又睡太晚,心血來潮跑去大宮拍新幹線。即便隔天就要造訪鉄道博物館,依照我的參觀習慣一定沒時間拍車,倒不如這天先去。由於這幾天在池袋落腳,埼京線自然是最佳選擇。
跟岡山駅一樣,身旁朋友常拿台日同名車站開玩笑。例如有朋友家住板橋,我們總搞不清楚他到的是新北市還是東京都?(笑)
來到池袋駅,難以想像這裡曾是個農村,甚至品川線通車時尚未設站,換言之板橋駅的歷史比池袋駅還悠久。池袋駅是眾多路線交叉的要衝,但距離不到2公里外的板橋駅卻是單純的通勤車站,離最近的地下鐵站約300公尺。
來到板橋站,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車票卻找不到月台...... 因為是台灣高鐵的車票。這種宅宅趣味沒想到也能引起他人共鳴。
板橋站僅有一座島式月台,必須穿過地下道進出站。這次我僅造訪板橋口,外表並不怎麼起眼,與台灣的雙子星大樓可說天壤之別。
站場有數條股道,應是1996年貨車停駛前留下的。池袋方向有個彎道,若帶長鏡頭拍起來效果不錯,但埼京線主力E233系電車的LED顯示幕十分難拍,十分可惜。
在板橋駅停留不久,並無太多可分享之處。各停列車進站,我繼續往北前進。
====
9個月後,也就是今年3月3日,我又在台灣玩同一招。就如前面所述,「追分」代表路線分歧處,日本至今亦有許多「追分駅」。我帶著日本友人送的追分駅車票,跑去台中大肚的追分站拍照。
(以下照片於2016/03/03拍攝)
ほんとにありがたいんだ。今度台湾の追分駅の切符を日本の追分駅に持って行こうと思う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