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即將結束,回首發現已兩年沒發網誌,趁今年最後一天留下隨筆。
Facebook互動與黏著度
這兩年並非從網路消失,相反地在同名的Facebook粉絲專頁「」更積極發文。作為興趣而非生財工具,老實說能看到按讚數、回應數等數據,比起網誌更有發文動力。再者手機app很方便,比起Blogger多年未更新的界面,粉絲專頁能更即時更新。
另方面自己對網誌有莫名地堅持,喜歡把照片整理好、上傳到Flickr,依照段落撰文後再發表。不只費工,無形間也有寫得不夠好的壓力,久而久之就不想發文了。
網誌仍是重要的媒介
自己平常在粉絲專頁發文、平常也幾乎只在社群網站與他人互動。但今天回來寫網誌的原因,不只是在2024年留下一篇文,也是希望能活用這個媒介。
社群網站看似互通有無、讓人們距離更近了。但多數社群網站有壁壘,必須登入才能互動,有些網誌甚至要登入才能閱讀全文。也就是我們分享的內容,被所在特定企業經營的網站,反而不利訊息交流。久而久之,每個網站成為各自的群體,反而讓聲音更不好傳出去。
因此即便沒在網誌發文,近期開箱的科技產品心得文,我反而喜歡在PTT發表,也是基於資訊共享的想法。
此外,網誌需要自己組織段落、穿插圖片放置位置。雖然有些麻煩,有時反而更能掌握自己想呈現的方式。
迷茫的工作生活
不同於學生時代,工作要面對更多自己無法掌握的狀況。即便下班後有空閒時間,也沒太多精力撰寫網誌,光是更新粉絲專頁就不錯了。
我所處的產業因Covid-19疫情發生巨變,即便疫情後收入恢復、業務重新上軌道,產業缺工與客人喜好變化,仍讓我吃不消。疫情期間靠無薪假出門拍火車,現在只能用特休和事假。簡單來說,至今仍難以調適工作壓力。
在這個狀況下,出門拍火車、拍交通工具,反而成為暫時逃避現實的手段。
2025年,為生活與興趣留下紀錄
因為以上脈絡,未來大概也不會像以前一樣,那麼專注於洋洋灑灑寫整篇文章。而是將粉絲專頁發表的文章,重新編排整理在網誌上。希望能保留Facebook的即時性,也能留下紀錄。
世界在變、人也會變,在Twitter和Plurk等社群網站(當年稱微網誌)興起之前,我把網誌當社群動態發表。後來為了區隔,才慢慢豐富網誌文章的完整度。現在反過來先在Facebook發長文,再貼回來網誌也沒什麼不好?
2024年交通圈回顧:持續消逝的風景
也來談談今年拍攝的交通工具,包括鐵路、飛機、公車。不知不覺,2000年以前引進的運具已近25年,無論何種運具都在汰舊換新。Covid-19疫情缺工與旅客流失,更加速了這個步調。
今年3月韓亞航B747-400退役,挑了其中一個週末前往紀錄。即便天空不作美,桃園機場觀景台仍擠滿了攝影愛好者。如今韓亞航將併入大韓航空,連公司都將走入歷史。5月~10月陸續去了四趟日本,其中三趟是關東近郊,鎖定尚未造訪、久仰大名的路線,包括小湊鐵道、いすみ鉄道(夷隅鐵道)與SLみなかみ(SL水上)。因久留里線廢線傳聞不斷、BRT始祖白棚線縮短專用道區間,何時廢止都不奇怪,也趁今年前往紀錄。
剩下一趟是北海道。過去從未好好拍過北海道的鐵道,錯過了許多路線。這次聽聞JR北海道的キハ40將於明年3月退役,說什麼都不想再後悔,搶到特價機票就衝了。為了最大化拍攝效率,第一次在日本體驗自駕。即便根據最新情報,キハ40可能還會跑一陣子,這趟旅程對我仍是難得經驗。
台灣交通圈今年最重大的事件,莫過於4月花蓮強震導致新北環狀線與台鐵北迴線中斷。客運則因人力短缺與經營不善,多條路線與業者退出經營。今年只紀錄了9012路(台北-台中)與6871路(台中-杉林溪),反而沒有造訪客運重災區桃竹苗。
在廢止浪潮中,也有重生的喜悅。台鐵DR2100、DR2200、DR2400柴油客車修復後,今年5月由台灣車輛回送。哈瑪星的火車在志工與相關單位努力下,重新再出發。
2025年展望
我是個沒自信的人,擔心達不到目標,索性不許新年新希望了。但今年本來想前往韓國、印尼等地,體驗不同的交通風情。既然今年沒達成,看看2025年有沒有機會吧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