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安裝Ubuntu以來,一直使用的是預設的Gnome桌面環境。對於KDE的印象主要是以前跑LiveCD還有在Virtual Box裡安裝的KDE3。當時覺得KDE有點像Windows,將瀏覽器和檔案管理程式(file manager)做在一起,而且老實說不算好看。
後來在Ubuntu正體中文站看到有網友提到同時安裝Gnome和KDE的文章,我想KDE4已經釋出一段時間,值得試試看。雖然電腦程式主要是實用比較重要,但老實說介面的順眼與否也跟爽度有關,用了好一陣子的Ubuntu,憑良心說我還是比較喜歡Windows Vista的毛玻璃(當然這是在我使用預設佈景的情況下),所以說是被KDE4的外觀「騙」進來也沒錯。
我的做法是直接在Ubuntu的終端機輸入
接下來的2個小時,花時間在KDE系統設定的地方調成自己喜歡的形式,例如字型、Widgets和程式等等。後來漸漸地的如倒吃甘蔗一般,漸入佳境。
就我來看,如果硬要說的話,KDE抄了不少東西,你可以說Dolphin的檢視功能、Plasma和工具列等等是從Windows和Mac OS X抄來的。不過我現在覺得,其實這種抄來抄去也不是壞事,如果是好的功能,讓大家都可以受惠也不外乎是件好事,例如IE7以後加入了一些新功能,雖不完善,仍算是有個起步。
KDE相關程式讓人感到有整合好的一致性,這點從各程式的設定畫面均有一貫的風格中可以看出,我想一開始KDE狀似和Windows有些雷同,但也走出了自己的風格。有趣的是隨著Windows 7的畫面曝光,有一些人認為Windows 7抄襲KDE,也有人將KDE4給街上了路人看,而不知此為Linux。
至於穩定性來說,讓系統整個當掉的情況不多,但小問題還是不少。不知為何Gwenview和Plasma有時會突然掛掉。這也難怪KDE4剛釋出的時候有許多抱怨,真難想像當時的穩定度= ="
而且安裝之後語系檔沒有翻譯完全,因此我依據我的語系優先順序「日本語-正體中文-英文(美國)」,光是操作Dolphin就有機會同時看到三種語言啊......
另外雖然Kubuntu和Ubuntu的套件源(Software Sources)是共通的,但安裝為KDE4.2.3的我還要手動加入底下的套件源才能升級到KDE4.2.4,這點也覺得頗為奇怪。
接著是一些介紹
使用compiz fusion特效的方法
雖然KDE4已經有內建Kwin,但我還是偏好Ubuntu+Gnome內建的compiz fusion,因此仍然裝上它了。
如果有安裝emerald,請至系統設定那裡開啟compiz fusion manager(ccsm),接著選取effect→視窗裝飾,在指令(command)的地方輸入以下字串即可
讓Dolphin顯示影片縮圖
Dolphin是KDE4預設檔案管理程式,但令我不解的是不像Nautilus可以直接顯示影片的縮圖。後來發現MPlayerThumbs可以解決這個問題。使用如Kubuntu等APT管理套件的發行版本,MPlayerThumbs可以直接從套件庫中找到,當然使用之前要先安裝Mplayer才行。
最後是一些抓圖
Dolphin:
Plasma看起來Widgets差不多,不過Plasma算是整合了整個桌面。Plasma的Widgets除了可顯示在桌面上,也可以拉到工具列。也就是說,工具列不再只是單純顯示資訊的地方,而是如同桌面,可以放置各種的Widget。
當插入CD、DVD或記憶卡等等卸除式媒體時顯示的樣子。
除了Gnome和KDE之外,仍有許多不同的Linux桌面環境可以選擇,可以因應個人需要,例如系統配備不佳、有特殊需求的,都可以自由選擇。
後來在Ubuntu正體中文站看到有網友提到同時安裝Gnome和KDE的文章,我想KDE4已經釋出一段時間,值得試試看。雖然電腦程式主要是實用比較重要,但老實說介面的順眼與否也跟爽度有關,用了好一陣子的Ubuntu,憑良心說我還是比較喜歡Windows Vista的毛玻璃(當然這是在我使用預設佈景的情況下),所以說是被KDE4的外觀「騙」進來也沒錯。
我的做法是直接在Ubuntu的終端機輸入
$sudo apt-get install kubuntu-desktop剛用的時候對於桌面的效果感到驚豔,但隨之而來是水土不服的症狀。雖然桌面環境選擇KDE,然而系統的預設設定是不會變的,例如檔案管理程式仍是Gnome的Nautilus,KDE預設的程式要手動設定。而最神奇的是有些程式掛掉了,例如VLC和Pidgin一直打不開,雖然後來重新安裝後就恢復正常,但仍匪夷所思。
接下來的2個小時,花時間在KDE系統設定的地方調成自己喜歡的形式,例如字型、Widgets和程式等等。後來漸漸地的如倒吃甘蔗一般,漸入佳境。
就我來看,如果硬要說的話,KDE抄了不少東西,你可以說Dolphin的檢視功能、Plasma和工具列等等是從Windows和Mac OS X抄來的。不過我現在覺得,其實這種抄來抄去也不是壞事,如果是好的功能,讓大家都可以受惠也不外乎是件好事,例如IE7以後加入了一些新功能,雖不完善,仍算是有個起步。
KDE相關程式讓人感到有整合好的一致性,這點從各程式的設定畫面均有一貫的風格中可以看出,我想一開始KDE狀似和Windows有些雷同,但也走出了自己的風格。有趣的是隨著Windows 7的畫面曝光,有一些人認為Windows 7抄襲KDE,也有人將KDE4給街上了路人看,而不知此為Linux。
至於穩定性來說,讓系統整個當掉的情況不多,但小問題還是不少。不知為何Gwenview和Plasma有時會突然掛掉。這也難怪KDE4剛釋出的時候有許多抱怨,真難想像當時的穩定度= ="
而且安裝之後語系檔沒有翻譯完全,因此我依據我的語系優先順序「日本語-正體中文-英文(美國)」,光是操作Dolphin就有機會同時看到三種語言啊......
另外雖然Kubuntu和Ubuntu的套件源(Software Sources)是共通的,但安裝為KDE4.2.3的我還要手動加入底下的套件源才能升級到KDE4.2.4,這點也覺得頗為奇怪。
deb http://ppa.launchpad.net/kubuntu-ppa/ppa/ubuntu jaunty main當然裝了KDE,不代表一定要用QT的程式,因此有些程式還是習慣用Ubuntu在Gnome桌面環境下的預設程式,如Pidgin;相反地,在Ubuntu也可以使用QT的程式,如在轉換至KDE之前,我也在Ubuntu底下使用Gwenview。多樣性的選擇就是Linux的優點吧!
接著是一些介紹
使用compiz fusion特效的方法
雖然KDE4已經有內建Kwin,但我還是偏好Ubuntu+Gnome內建的compiz fusion,因此仍然裝上它了。
- 開啟終端機,安裝相關套件
- 切換Window Manager
$sudo apt-get install compiz-kde compizconfig-settings-manager compiz-fusion-plugins-main
compiz --replace --ignore-desktop-hint
如果有安裝emerald,請至系統設定那裡開啟compiz fusion manager(ccsm),接著選取effect→視窗裝飾,在指令(command)的地方輸入以下字串即可
emerald --replace(請見:Breezy Dream: 解決 Compiz Fusion 視窗邊框消失的問題)
讓Dolphin顯示影片縮圖
Dolphin是KDE4預設檔案管理程式,但令我不解的是不像Nautilus可以直接顯示影片的縮圖。後來發現MPlayerThumbs可以解決這個問題。使用如Kubuntu等APT管理套件的發行版本,MPlayerThumbs可以直接從套件庫中找到,當然使用之前要先安裝Mplayer才行。
$sudo apt-get install mplayerthumbs安裝後的效果如同本文最開頭的那張抓圖中「P1200488.MOV」那個檔案,從底下可以看出檔案類型為QuickTime動畫,有了這個功能就更容易辨別檔案了。
最後是一些抓圖
Dolphin:
跟Mac OS X的Finder中某種顯示方式類似
可以列出選單直接切換同層的資料夾,
有同樣功能的作業系統是Windows Vista。
Dolphin還有內建分頁功能
Plasma:Plasma看起來Widgets差不多,不過Plasma算是整合了整個桌面。Plasma的Widgets除了可顯示在桌面上,也可以拉到工具列。也就是說,工具列不再只是單純顯示資訊的地方,而是如同桌面,可以放置各種的Widget。
相較於預設的Kickoff選單,我比較偏好Lancelot
Plasma的Dashboard
桌面有兩種模式,一種是一般會直接顯示桌面檔案
而預設的是不顯示,單純將桌面作為Dashboard
(可新增Folder View這個Widget代替)
卸除式媒體的顯示方式:Plasma的Dashboard
桌面有兩種模式,一種是一般會直接顯示桌面檔案
而預設的是不顯示,單純將桌面作為Dashboard
(可新增Folder View這個Widget代替)
當插入CD、DVD或記憶卡等等卸除式媒體時顯示的樣子。
左側可以看到掛載媒體的檔案系統和剩餘容量
另外工具列上預設有Widget顯示掛載的硬體
可以直接透過它卸載所選的硬體
系統監測的畫面,與Gnome的有些許不同。
除了Gnome和KDE之外,仍有許多不同的Linux桌面環境可以選擇,可以因應個人需要,例如系統配備不佳、有特殊需求的,都可以自由選擇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