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作為台中BRT端點的A01臺中火車站(以下簡稱A01),去年10月配合台中站前改建工程停用,並於今年4月正式拆除,結束其短暫重任。
A01臺中火車站的誕生
其實這座BRT站本來就是臨時站,原計畫待台中站的新站轉運區完工後遷入,同時解決BRT於站前動線不佳的問題。如今BRT計畫中止,市府計畫在原建國市場的位置新設轉運站,到底哪些路線停靠車站轉運區、哪些停建國市場的轉運站?目前仍不明朗。
本站原始設計造型獨特,與沿線的白海豚車站有得比。剪票口正對台中車站,而非實際啟用後的月台兩端。但因擔心站體過大,影響後方的台中車站古蹟景觀,變更設計為大家熟悉的簡易站體。諷刺的是,本站反而是BRT車站中最實用的。白海豚站體雖然獨特,遮蔽效果不佳且白色不易維護,造價還較貴。原計畫興建的BRT藍線梧棲延伸線,站體即是白海豚與A01的混合體。
台中BRT有車站編號,如A01臺中火車站、A15澄清醫院,但至改制為止皆未廣泛使用。
A01現役時期:由BRT到幹線公車
對比站前分散的公車站牌,A01是顯而易見的標的,配合一旁建國路的公車站,無論對外地遊客或本地人,A01可說是方便易懂的設施。
BRT時期,由於最後採台灣大道(原中正路)出入中區,車子必須在建國路幾近迴轉進站。迴轉段的號誌與車站每次只有一輛上下客的限制,不僅無法即時紓解大量旅客,更破壞BRT全線的穩定性。為避免混亂,A01採南端進站、北端出站分流。
2015年7月改制後,A01啟用預備月台,一次可供至少2輛巴士上下客。進出站動線改為兩側出入,並以紅龍劃分月台邊緣出站、月台內側進站。除原BRT藍線改300路,配合巨業台中站廢止,原168、169路亦改為305、306駛入A01。巨業公司亦曾在月台短暫駐點。
A01停用與拆除
2016年10月台中鐵路高架化第一階段啟用後,站前大規模改建工程啟動。拆除台中客運總站、國光客運台中站、A01臺中火車站,並大幅變更公車停靠站。待轉運區配合高架化第二階段完工,再將市公車遷入。
第一階段於同年10月29日展開,變更多條市公車站牌。取消A01、中客總站、建國路側站牌,並增設台灣大道南側、建國路原客運下客區之站牌。台灣大道幹線公車配合政策,往台中車站的端點一律改為第一廣場;301-308往靜宜方向統一於諾貝爾書局前候車。300則在第一廣場到發,上客後直行台灣大道、建國路、雙十路、自由路,再駛回台灣大道,沿途不設站。
A01就此卸下2年多的重任,但卻遲遲未拆除。反倒是11月底才停用的中客總站與國光台中站,在2016年內就夷為平地。問題應出自於BRT驗收,一方面當時未驗收(正確來說是未完工)即載客,後來新市府取消BRT計畫,更讓廠商認為與原合約不符。到今年3月中為止,市府仍與機電設施廠商就合約進行仲裁,不確定結果是否已出爐。
BRT驗收爭議,應是各站機電設施尚未拆除的原因。 根據市府新聞稿,A01的部份已獨立驗收完,因此直到今年才進入拆除程序。A01拆除後的相關建材,預定移至豐原東站使用。工程板顯示A01拆除工期為2017/04/07-04/30,以下是各日造訪時看到的狀況。
04/10:站內所有機電設施已拆除,月台上殘留的白色隔板應為機電室牆壁。
====
04/15:開始拆除站體的玻璃帷幕。
====
04/25:站體僅剩骨架,動用怪手拆除月台中。
====
04/30:車站已完全夷平。
====
05/18:月台舖平、回歸廣場。
結語:期待更友善的公車環境
由於這是臨時站,早就預期會拆除,只是沒想到來得那麼快。市府計畫將建材再利用於高架化後新設的豐原東站,也是不錯的點子。
但是市府大幅變更公車停靠站,對公車族而言稱不上友善。我原本以為待新站轉運站啟用、路線搬入後,A01與周圍各站牌才會停用。這樣做也許能縮短站前廣場工期,卻讓公車常客必須在不佳的環境候車,外地客也少了明顯目標。
去年在台灣大道南側與建國路增設的站牌,空間都略窄。且台中站週邊步行環境不友善,在不同站牌間移動並不方便。更不用說搭300-308前往火車站,一律要在第一廣場下車,尖峰時間一次停4輛都不奇怪。專用道帶來的龐大人潮,須跨越同樣施工中且狹窄的綠川,相較於原本在站前廣場上下車,環境差太多了。
對於外地遊客而言,原本在台中車站前有明確候車點,搭上車就能前往草悟道、科博館、東海別墅等景點,如今改為一般站牌,可能讓人摸不著頭緒。
台中BRT做得不夠好,但確實大幅改善了乘車環境。在市府積極推動軌道運輸時,即便不推動BRT,仍希望能改善公車乘車環境,甚至考慮增設專用道,而非徒增新路線而已。
上個月拿起相機,為A01留下最後身影時,一旁計程車司機好奇問我「這個已經要拆掉了,怎麼還想要拍啊~」。身為關注交通議題的一般市民,我能做的也只有把握機會紀錄,以及寫這篇網誌啊。
A01臺中火車站的誕生
其實這座BRT站本來就是臨時站,原計畫待台中站的新站轉運區完工後遷入,同時解決BRT於站前動線不佳的問題。如今BRT計畫中止,市府計畫在原建國市場的位置新設轉運站,到底哪些路線停靠車站轉運區、哪些停建國市場的轉運站?目前仍不明朗。
本站原始設計造型獨特,與沿線的白海豚車站有得比。剪票口正對台中車站,而非實際啟用後的月台兩端。但因擔心站體過大,影響後方的台中車站古蹟景觀,變更設計為大家熟悉的簡易站體。諷刺的是,本站反而是BRT車站中最實用的。白海豚站體雖然獨特,遮蔽效果不佳且白色不易維護,造價還較貴。原計畫興建的BRT藍線梧棲延伸線,站體即是白海豚與A01的混合體。
台中BRT有車站編號,如A01臺中火車站、A15澄清醫院,但至改制為止皆未廣泛使用。
A01現役時期:由BRT到幹線公車
對比站前分散的公車站牌,A01是顯而易見的標的,配合一旁建國路的公車站,無論對外地遊客或本地人,A01可說是方便易懂的設施。
BRT時期,由於最後採台灣大道(原中正路)出入中區,車子必須在建國路幾近迴轉進站。迴轉段的號誌與車站每次只有一輛上下客的限制,不僅無法即時紓解大量旅客,更破壞BRT全線的穩定性。為避免混亂,A01採南端進站、北端出站分流。
2015年7月改制後,A01啟用預備月台,一次可供至少2輛巴士上下客。進出站動線改為兩側出入,並以紅龍劃分月台邊緣出站、月台內側進站。除原BRT藍線改300路,配合巨業台中站廢止,原168、169路亦改為305、306駛入A01。巨業公司亦曾在月台短暫駐點。
A01停用與拆除
2016年10月台中鐵路高架化第一階段啟用後,站前大規模改建工程啟動。拆除台中客運總站、國光客運台中站、A01臺中火車站,並大幅變更公車停靠站。待轉運區配合高架化第二階段完工,再將市公車遷入。
第一階段於同年10月29日展開,變更多條市公車站牌。取消A01、中客總站、建國路側站牌,並增設台灣大道南側、建國路原客運下客區之站牌。台灣大道幹線公車配合政策,往台中車站的端點一律改為第一廣場;301-308往靜宜方向統一於諾貝爾書局前候車。300則在第一廣場到發,上客後直行台灣大道、建國路、雙十路、自由路,再駛回台灣大道,沿途不設站。
A01就此卸下2年多的重任,但卻遲遲未拆除。反倒是11月底才停用的中客總站與國光台中站,在2016年內就夷為平地。問題應出自於BRT驗收,一方面當時未驗收(正確來說是未完工)即載客,後來新市府取消BRT計畫,更讓廠商認為與原合約不符。到今年3月中為止,市府仍與機電設施廠商就合約進行仲裁,不確定結果是否已出爐。
BRT驗收爭議,應是各站機電設施尚未拆除的原因。 根據市府新聞稿,A01的部份已獨立驗收完,因此直到今年才進入拆除程序。A01拆除後的相關建材,預定移至豐原東站使用。工程板顯示A01拆除工期為2017/04/07-04/30,以下是各日造訪時看到的狀況。
04/10:站內所有機電設施已拆除,月台上殘留的白色隔板應為機電室牆壁。
====
04/15:開始拆除站體的玻璃帷幕。
====
04/25:站體僅剩骨架,動用怪手拆除月台中。
====
04/30:車站已完全夷平。
====
05/18:月台舖平、回歸廣場。
結語:期待更友善的公車環境
由於這是臨時站,早就預期會拆除,只是沒想到來得那麼快。市府計畫將建材再利用於高架化後新設的豐原東站,也是不錯的點子。
但是市府大幅變更公車停靠站,對公車族而言稱不上友善。我原本以為待新站轉運站啟用、路線搬入後,A01與周圍各站牌才會停用。這樣做也許能縮短站前廣場工期,卻讓公車常客必須在不佳的環境候車,外地客也少了明顯目標。
去年在台灣大道南側與建國路增設的站牌,空間都略窄。且台中站週邊步行環境不友善,在不同站牌間移動並不方便。更不用說搭300-308前往火車站,一律要在第一廣場下車,尖峰時間一次停4輛都不奇怪。專用道帶來的龐大人潮,須跨越同樣施工中且狹窄的綠川,相較於原本在站前廣場上下車,環境差太多了。
對於外地遊客而言,原本在台中車站前有明確候車點,搭上車就能前往草悟道、科博館、東海別墅等景點,如今改為一般站牌,可能讓人摸不著頭緒。
台中BRT做得不夠好,但確實大幅改善了乘車環境。在市府積極推動軌道運輸時,即便不推動BRT,仍希望能改善公車乘車環境,甚至考慮增設專用道,而非徒增新路線而已。
上個月拿起相機,為A01留下最後身影時,一旁計程車司機好奇問我「這個已經要拆掉了,怎麼還想要拍啊~」。身為關注交通議題的一般市民,我能做的也只有把握機會紀錄,以及寫這篇網誌啊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