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回台中BRT:長期忽略大眾運輸的縮影

台中幹線公車:台灣大道幹線
7年前BRT藍線改為300路公車,本月加入台中幹線公車繼續服務旅客
今天是台中BRT藍線改制幹線公車(官方稱「優化公車專用道」)7週年。許多人對台中BRT的印象,也許停留在2014年7月的混亂。如今台中捷運藍線進入綜合規劃審查、高雄輕軌與淡海輕軌通車,是個重新檢視當年政策的時機。

台中BRT初期混亂:急就章的刻板印象,事後無法彌補

BRT藍線於2014年7月載客,除了不停靠許多站點,已營運車站甚至未完工。台灣大道(原台中港路、中棲路)乘客無法有效轉移,導致BRT與平行路線相互搶客。優先號誌尚未啟用,也無法發揮真正優勢。

但多數問題在BRT藍線改制前,已獲得改善。車站設施完工、驗票閘門速度提昇,優先號誌也確實發揮延長綠燈、截斷紅燈的效果。就算是次要的月台門,也能正常運作。然而即使營運效率獲得提昇,多數人的印象已無法扭轉。

胡市府的趕鴨子上架、林市府的草率行事,兩任市府一起扼殺了這個早產兒。原本考慮BRT的城市,例如高雄也決定放棄計畫。如今,台灣多數人對BRT的印象停留在BRT藍線,又或是前台中市交通局長王義川口中的「絕對優先路權」。

那麼,到底何謂BRT、台灣民眾對BRT的想像又從何而來?

長期忽視大眾運輸:捷運與公車間的斷層

即便2007年接駁高鐵的嘉義BRT通車,由於搭乘方式與一般公車無異、優先號誌又非旅客直接接觸的設備,並沒有太多討論。直到台中BRT藍線誕生,引進雙節巴士、站外收費等新設備,才引起大家注意,並建立BRT形象。

一言以蔽之,BRT是介於捷運與公車之間的系統,速度和運能比公車高、但又比軌道捷運低。類似運具在國外已誕生超過30年。但對當時的台灣十分陌生。

撇開兼營客運的糖鐵與林鐵,台灣大眾運輸長年只有台鐵與公車。1970年代經濟起飛,私家車快速增加,大眾運輸卻停滯不前,沒有路面電車、沒有私有鐵路、沒有地下鐵......

即便台北捷運於1996年通車,密集發車、舒適場站讓人耳目一新,但實際上與台鐵一樣,都屬於軌道運輸。對於軌道運輸與公車之間的需求,依舊無法填補。當民眾無法滿足於公車,理所當然會直接爭取軌道捷運,因為當時的台灣沒有其他選項。

台中BRT與高雄輕軌,成為填補這個斷層的先驅,宣傳上也常出現「公車捷運」、「輕軌捷運」等字眼。以台中來說,導入月台門與車外收費,除了提昇營運效率,某方面也是為貼近民眾對「捷運」的想像。其實月台門對BRT系統來說,並非必要。

但BRT終究不是軌道捷運,想像與認知的落差引發爭議。當時馬前總統形容BRT為「窮人捷運」引發撻伐、網友認為BRT「不就是公車」,甚至質疑站內沒有廁所,都是例子。

缺乏對BRT的認知:欠缺對話空間

台中BRT藍線早夭後,對BRT的討論幾乎停留在2015年。有些人主張BRT藍線就是BRT、也有人支持林市府口中的「兒戲騙局」。

以學術定義來說,ITDP(運輸與發展政策研究所)有套BRT評分標準。以2014年啟用的標準來看,BRT藍線符合定義;而2016年新版本增加專用道比例的加權得分,不符門檻。但這個評分不溯及既往,即便要符合2016年標準,也僅需增加專用道區間即可。相關分析可見都市運輸觀點Opinion of Urban Transit的文章。

實務上BRT標準很彈性,不外乎是專用道、優先號誌系統、提供高運能(密集發車或雙節巴士),並加入品牌識別。更白話來說,就是跑在馬路上、沒有軌道的輕軌(LRT)。

気仙沼BRT:不動の沢駅
日本東北的気仙沼BRT。即便班次少、搭乘方式類似一般公車,
但透過品牌識別與優先號誌,毫無疑問是條BRT。

那麼BRT比起輕軌有什麼優勢?那就是「彈性」。BRT除了專用道主線,還可以開到一般道路延伸服務範圍,不像輕軌侷限在軌道上。一味要求BRT的絕對路權與絕對優先號誌,只會增加成本並喪失彈性,失去對比輕軌的優勢。

總觀全世界的BRT系統,廈門BRT與名古屋導軌巴士(名古屋ガイドウェイバス)等高架路段皆屬特例。況且這兩個系統也會駛入純平面、需要等紅燈的專用道區間。「沒有絕對優先路權,不是真正的BRT」說法,經不起考驗。

TEOR in Rouen
位於法國Rouen的BRT系統:TEOR
除了行駛市區的專用道,4條路線分別延伸至近郊一般道路。

總結來說,BRT本質的確是公車,但透過許多配套節省時間提高效率,所以不只是公車。

「台中BRT」與「優化公車」本是同根生:並非二元對立

討論BRT藍線存廢,時常陷入二元對立。支持BRT強調快速、有優先號誌、營運模式單純;支持專用道則強調不用轉車、較不容易受台中車站端誤點影響。

但從上一節探討的BRT特性可以發現,兩者其實並不互斥。BRT同樣能讓直達公車駛入、同樣能將301-308路納入優先號誌系統,符合BRT快速與不用轉車的便利性。

世界各國的BRT幾乎都有類似例子。其中廣州更讓少數非BRT路線開進專用道,方便轉乘。也可以說,台灣大道現行的專用道,只要恢復優先號誌系統,就是類似廣州模式、符合國際慣例的BRT。

當年我贊成維持原BRT營運方式,並加開區間車解決班距不穩的問題,簡化路線方便理解。但海線轉乘狀況不佳的問題確實存在,透過BRT延伸線加強接駁,不失為可行方法。可惜當年只有「維持原貌」與「廢除」兩個選項。

期待下一條BRT:不是「窮人捷運」,而是「彈性輕軌」

過去推廣BRT只能舉國外例子,對多數民眾太遙遠。但7年過去了,高雄環狀輕軌挺進美術館與大順路段、淡海輕軌通車,安坑輕軌也預計於今年營運。

台灣對輕軌越來越熟悉,能接受它是個獨立存在。不再像當年質疑BRT車站沒廁所一樣,刻意與軌道捷運比較。因此與其爭論BRT是不是「捷運」,我更想拿輕軌來介紹BRT:這是條沒有軌道、彈性很高、能開到你家門口的輕軌。

高雄輕軌光榮碼頭站
輕軌進入民眾生活後,不再是「捷運」的替代品
而是獨一無二、有自己定位的運具
(輸運2022台灣燈會的高雄輕軌)

目前台灣缺乏對BRT的討論,應該沒有執政者敢推動新計畫。所以反過來,我希望輕軌能先成功,尤其是即將開進大順路的高雄輕軌。有了成功案例翻轉交通,民眾才會樂見輕軌和BRT,就像當年的台北捷運吧!

※註:本文指的軌道捷運,屬於全立體化、使用鋼軌或膠輪引導的捷運系統,如台北捷運。也是多數民眾對捷運的印象。輕軌符合大眾捷運法對捷運的定義,但無論運能、營運模式都更貼近BRT,故刻意區別。

留言